4月11日15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锋做客第362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06室作题为“茶与语言演化生态学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文副教授主持,张燕芬副教授出席,吸引众多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刘文副教授首先代表皇冠9393体育平台师生对汪锋教授做客“新杏坛”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汪锋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做介绍。刘文副教授提到,汪锋教授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面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藏缅语族语言,尤其在白语和彝语方面建树颇丰,同时介绍到汪锋教授近年来关注于从语言生态和语言演化的角度研究词与物的变迁,探究词汇之间的竞争过程及汉字的过滤机制。
首先,汪锋教授通过《世说新语》中关于“茶”和“茗”的故事引入关于茶的语言生态演化机制。茶是汉语中的自由单位,而“茗”是受限单位,从南亚语中“miiem”的读音与意义和《说文新附考》中对“茗”字的论证可以推断“茗”很可能在当时是一个新造字,两者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一个是小叶种的,而另一个是大叶种的。
之后,汪锋教授考察从晋到民国时期与“茶”“茗”搭配的烹制类和饮食类动词,以及两者在诗的题目与正文中使用的变化情况来看二词的演化过程。汪锋教授总结到,新事物出现后,语言系统常用与之密切相关的旧词来称代,这就会导致旧词发生语义演变,另外一种策略是直接从其他语言系统借来词汇表达新事物。如果一个语言系统之下的不同群体分别采用了这两种不同的策略,就造成该语言系统中的词汇竞争,竞争的结果要么是一胜一败,败者退出,要么就是各自占据不同的使用领域分别带上文/白(雅/俗)的色彩。
随后,汪锋教授从借词本土化策略的角度来考察“荈”的来源与发展。他列举“荈”从古到今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与核心动词的搭配情况,归纳出“荈”自汉代被用来表茶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文人色彩,由于是新造字词,就要通过“茶”的扶持,经过魏晋时期“茶”的过渡,从宋代开始逐步扩展。同时从“荈”不能与当时最常见的饮用动词搭配可以看出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使用范围上,“荈”除了药书、农书、类书等,一般只出现在诗文中,其书面性质尤其凸显。因此,当现代汉语重视口语基础时,日常用的“茶”就取得完全优势,在古雅的场合也竞争不过“茗”,因而“荈”就被淘汰了。
最后,汪锋教授从“沏茶”和《红楼梦》来谈语言演化中的择字机制。通过考察《红楼梦》的改字情况和不同版本中“沏”字的使用情况,他指出随着抄本成书时间的后移,“沏”的使用比例较快上升。接着,汪锋教授从《红楼梦》中改字为“沏”的情景,结合“斟茶”与“倒茶”二词使用对象的不同,得出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表示对于使用对象尊敬的需要呼唤着“沏”字的出现。汪锋教授总结到,语言是一个动态复杂适应系统,在语言演化生态学里面区分了两种语言生态,一是内部生态,二是外部生态,内部生态指的是语言中的结构成分,外部生态指的是语言之间的关系。汪锋教授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社会文化生态的概念,认为语言的表达形式随配对关系而动态变化。
刘文副教授代表皇冠9393体育平台师生对汪锋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刘文副教授指出,汪锋教授通过演讲中三个个案的研究,给大家展示了如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思路。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老师和同学就不同场合下饮食动词与“茶”的搭配情况、少数民族语言中茶的读音和古汉语中茶的读音的关系、考证词语历史源流时获取社会大众语言材料的方法等问题向汪锋教授提问,汪锋教授均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并强调语言学是一个实证的学科,要尽量地从实有的证据中去探索。师生交流氛围融洽,至此,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