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语言学论丛》主编陈保亚做客第361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06作题为“茶马古道与语言线路传播模式”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岳立静教授主持,寇鑫教授、刘文副教授、张燕芬副教授出席,吸引了数十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岳立静教授简要介绍陈保亚教授的研究方向及主要学术成果,言及陈保亚教授涉猎广泛,在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贡献。此外,陈保亚教授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也是语言学方法论课堂的经典教材。联系本次讲座的主题,岳立静教授指出,陈保亚教授是“茶马古道”的发现和命名者之一,其治学态度、学术精神都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
首先,陈保亚教授从语言扩散的经典学说“波浪说”及“西南官话谜团”切入,点明本次讲座的内容围绕回答西南官话何以具有母语人口最多、二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内部最一致、结构最简单等特点展开。陈保亚教授向同学们分享自己20世纪80年代于滇藏川三角地带徒步追踪、考察语言的经历,指出西南官话有别于“波浪说”而沿古道线路传播的特点,并从词与物的传播角度阐述茶马古道的命名依据。接着,陈保亚教授提出,西南官话的干道网络接触模式使得西南官话呈现出离干道越近,通行性越高的特点。同时,干道传播模式是西南官话形成和传播的语言地理学条件,也是西南官话内部一致性最强的一个理由。而关于西南官话的趋同机制,陈保亚教授就母语的干扰、回归、并合现象进行了讨论,指出语言传播中回归与合并的现象也存在有阶性。
之后,陈保亚教授对古道网络上语言传播力度——基语换位及隐性对立的消失现象作出了分析。在语言接触中,母语在结构上影响二语及目标语言、目标语言通过第二语言向母语输入借词是常见的方向。随着强势通语的扩散,部分地区出现基语换位,这时基语(基础语言)从母语转换为通语,底层的母语转而受上层通语的干扰,这一现象也可从第一百核心词的替换率进行观察,而基语转用导致了隐性对立现象的消失。此外,陈保亚教授还探讨了通语阶层的融合机制。随着茶马古道的兴起,先有局域通语,进一步有全域通语的出现,多语多向接触逐渐上升到双语单向接触,这种接触类型的转变有利于下层语言保留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对认识原始汉藏语很有价值。但另一方面,全域通语(西南官话)的出现和普及使下层语言的母语人数不断减少,甚至整个语言面临被替换的危险。
最后,陈保亚教授通过考察“cha”、“chaj”两个读音在各方言和语言中的分布,提出以“cha”为读音特征的中国西南茶马古道以北,还存在一条以“chaj”读音为特征的、以马和骆驼为主要运茶工具的北方茶马古道。此外,陈保亚教授还从登州海路谈起,言及山东古代交通是语言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山东东部、中部丘陵众多的地形特点,提出山东地区的语言可能是波浪传播和线性传播同时进行的传播模式。在报告的最后,陈保亚教授以胶辽官话的海路传播特点作结,对将来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岳立静教授代表师生对陈保亚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岳立静教授指出,对于语言学研究来说,语言调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田野调查固然辛苦,但翻越“雪山”后便是美丽的风光。同学们要学习陈保亚教授的精神,通过调查发现更多的语言事实和语言现象,为语言学研究注入新鲜的活力。
现场师生就语言词汇融合、语言与音乐共演化、语言接触的方向、中古声母的音变规律等问题向陈保亚教授提问,陈保亚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问题,现场交流的气氛十分活跃。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