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第八十八期“新杏坛”在文史楼文艺美学报告厅举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铁教授应邀担当此次“新杏坛”主讲,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翻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精彩讲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春教授主持了此次“新杏坛”讲座。
冯铁教授出生于1958年,是瑞士日内瓦人,曾先后于柏林、台北、北京及波恩学习汉学、哲学以及比较文学。冯铁先生是欧洲汉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之一,2004-2008年曾任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现任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其研究重点在民国时期文学、文学与社会学、篇章学以及版本与手稿研究。在讲座中,冯铁教授始终用较为流利的汉语与同学们沟通交流。
冯铁教授在讲座中首先提出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指出,从19世纪以来全世界文学的文字约有二分之一都是翻译文学,从文字数量上看,翻译文学的地位不可忽视。他认为,目前文学史、文学评论、语言史研究专家研究翻译文学的方式,多是研究某个具体阶段中哪部著作被译成了中文,介绍翻译著作的方式就是介绍作品的内容,而对于文字的翻译情况很少提及。这种研究方法是片面的。冯铁教授说,细读译文的文字可以发现,翻译活动是一种超越了出发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跨文化双方活动,翻译工作大多是“转译”,认真的译者至少查阅了出发语言之外的一部译文,所以翻译的过程往往包括至少三种语言的运用。冯铁先生举例说,鲁迅先生在翻译果戈里的著作《死魂灵》时,因为看不懂原文,因此他参照了包括德语、俄语、英语在内的至少五种不同版本的译本。正是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导致一些学者在研究翻译文学时怕花费工夫而重点研究作品的内容。
随后,冯铁教授提出,文学史、翻译理论学者蔑视“转译”、“述译”、“简译”等现象的态度是非理性的。相反,这些翻译文学作品对文学史的影响比所谓“可靠”的译文在文学史上大得多。他说,在翻译文学中,绝大多数作品都不是由原文直接翻译而成的,约有三分之四的作品来自“转译”和“述译”,“转译”是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冯铁教授还提出要重视“重译”的作用。他说,绝对正确的、完全可靠的译文在文学史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语言本身也在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冯铁教授最后提出,译文属于具体语言的文学和文学史。文学作品不属于任何“血统”或民族,不过属于具体的语言地域,因此应该按文字语言分类文学作品属于哪个国家。
演讲结束后,在场的同学们积极提问,冯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就大家关注的焦点与同学们进行了热情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郑春院长对冯铁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他说,尽管冯铁教授的演讲比较短,却不乏闪光之处,内中充满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更为可贵的是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路。也许你未必完全认同他的某些观点,但却正是这些你不认同的观点可能会刺激你进一步思考。他鼓励同学们“学会思考、学会吸收”,将演讲者的意见和结论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启发,启迪自己的思维,从而在学术研究上碰撞出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