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专家评审组委员王宁教授做客新杏坛知新楼C座501教室,为皇冠9393体育平台广大师生带来一场名为“谈信息时代的汉字规范——谈《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的讲座。皇冠9393体育平台二级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杨端志教授主持了本期新杏坛。
讲座开始前,杨教授首先对王宁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王宁先生的学术成果及其学术兼职。王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至“十二五”规划语言学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审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主要专业为古代汉语、汉语史、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词源学和语文教育。为即将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工作组及研制组组长,重大攻关项目《中华大字符集创建(试点)》首席专家。参与了国家颁布的《中文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基础教育用常用字部件规范》的研制,均为第一列研制人。并主持完成或正在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王先生在中国语言学界有重大影响。本次讲座,王先生主要向大家介绍了《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原则、过程、结果及意义,并以此为契机探讨了信息时代的汉字规范中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
讲座伊始,王先生透露,调整后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将在6月中旬或更晚向社会公布,替代以前各种汉字规范表。王先生指出,历史上每次文化建设到高潮时,都会引发对汉字问题的讨论,汉字问题在当下社会是一个热点问题,这个问题及其重要但又非常复杂。《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不是纯学术问题,但要靠学术的力量来解决。
接着,王先生讲解了中国古代对汉字的崇尚,及这种崇尚给汉字带来的正负方面的影响,并简要回顾了现代汉字经历的三个“三十年”。1919年到1945年,是汉字的“命运抉择期”,当时有废除汉字和保留汉字两种不同声音。王先生认为,用今天的眼光看,提出这两种方案的动机都是值得后人尊敬的。1949年到1979年,为了扫盲以及初等教育的普及,新中国开始对汉字进行规范。 1979年到2009年,是第三个“三十年”,前十五年为汉字规范化被重新强调,并且正逢“信息革命”的到来时期;后十五年,汉字又面临着国际化、标准化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始了《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工作。王先生指出,这三个“三十年”,其实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对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汉字进行保存,并给作为当代文化建设工具的汉字寻找现代化形式。
“语言文字标准与信息处理标准成为同义语,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家的国际地位。”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从2001年立项至今,经历了繁重的工作和不少争议,但是以王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本着科学的原则方法,以踏实认真的学风和态度,统筹兼顾《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科学性、现代性、规范性和通用性,最终完成了这项意义重大的工程。关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分级,王先生介绍了分级原则、三个级别字表的内涵界定,并大体介绍了确定每个级别的字表所用的基本方法。最后,王先生还就汉字简化问题的讨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汉字简化是中华现代文化建设中的历史课题,要认识到继承传统和现代应用之间的矛盾,顾及汉字的优化和两岸的交流。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王先生展示了《简繁对照分解表》,举例说明了字用合并与转换错误,并简要说明了字形标准化问题。
杨端志教授总结说,《通用规范汉字表》语料充分,方法科学,成果可靠,而且实用,以后运用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需要大家积极关心。王先生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课堂不断爆发出会意的阵阵笑声,使现场师生对《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及汉字规范问题有了科学的认识,大专家的风采为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王先生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