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做客“新杏坛”,在知新楼C座501教室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反思钱学森之问——大学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精彩讲座,皇冠9393体育平台博士生导师张志庆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张志庆教授针对曹顺庆教授的基本情况和学术成果向大家做了简单介绍。他说皇冠9393体育平台的学生此前可能已经久闻曹教授之名,却一直未曾谋面,今天曹教授在来皇冠9393体育平台参加《文史哲》创刊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做客“新杏坛”,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曹顺庆教授则以自我介绍开场,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整个讲座奠定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格调。
讲座中,曹顺庆教授首先说明了自己在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上与钱氏不谋而合的忧虑和“钱氏之问”的由来。他说,中华民族聪明睿智,从来就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民族,古有“孔孟”、“老庄”,近有王国维、鲁迅、钱钟书、季羡林等,即便是在饱受列强烧杀掳掠的环境下,学术界仍然人才辈出,大师云集;不可否认,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从50年代至今几乎没有培养出可与前人比肩的新一代学术大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人才断层,是值得亿万炎黄子孙深思的问题。针对该现状,曹顺庆教授在2005年5月25日出版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发表了《没有学术大师时代的反思》一文;同年7月29日,钱学森正式将这一问题向国家领导人提了出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轰动一时。“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诸多教育问题的关注,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之后,曹顺庆教授从“科学巨擘的疑问如何解答?”这一问题入手,带领大家一同探寻了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线索。对此,他通过对“钱伟长之答”的解读,提出了杰出人才的三个特征,即“文理皆通”、“中西贯通”和“富有创造精神”,并结合大量案例分别进行了详细阐释。在“文理皆通”中,他说,科学精神是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精神,包括求实、创新、怀疑、宽容等,关注的是事实和真理;人文精神则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的精神,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称而致远。纵观学术史上的大师,无不是文理兼通的典型,然而反观当前中国教育,由于过分强调知识分化和教育分科,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导致了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这种分离是引发“钱学森之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西贯通”中,他认为,学术大师都有一个非常深厚的基础,那就是学贯中西。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既不博古,也不通今,既不中,也不西”,出现了“不中不西”的状况。曹顺庆教授指出,今天的古文教育,多半沿用“古文今译”的方式,而不是由学生真正阅读文本,不复是文学元典,这种教育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在“不西”问题上,他以《水浒传》、《琵琶行》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外译、以“close reading”等的中译情况为例,强调了研读西方外文原著的重要性,告诫同学们不要一味信奉翻译作品,而应当尽量把原著作为学习研究的依据,提高科学性和准确性。
最后,曹顺庆教授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结,鼓励大家继续对“钱学森之问”进行思考,并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找准定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争取立志成才。
讲座结束后,曹顺庆教授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交流互动,就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大师与时代的关系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大家日常学习中关于书籍的选择、资料的搜集整理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指导。
杏坛名帖:曹顺庆,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