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7点,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做客我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620举办题为“传统与经典”的讲座。讲座由我院李剑锋教授主持,院长杜泽逊教授,冯建国、徐富昌、程远芬、孙奇、宋开玉、孙学堂、孙微、刘占召等相关教授和师生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李剑锋对莫砺锋的远道而来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莫砺锋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经历。讲座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莫砺锋以宋真宗《励学篇·劝学诗》为例,对比了蒲松龄《书痴》和契科夫《打赌》这两篇小说所体现出的不同读书态度,倡导大家超越急功近利的态度,应该将读书看作充实自己、实现人生意义的目标。讲座的第二部分,莫砺锋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可分为三类: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观念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较高的当代实际价值,应该继承和弘扬。典籍是“观念文化”的物质载体,数量丰富,能够准确传递思想观念,阅读经典可以成为继承“观念文化”的主要方式。讲座的第三部分,莫砺锋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介绍了阅读经典的方式和意义。首先,他以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为什么阅读经典》为例,分析了经典著作的判断标准,认为《论语》和“唐诗宋词”都是中国的传统经典著作。然后,他结合自己青年时期的读书经历,详细分析了《论语·子路篇》和《论语·子张篇》的相关条目,认为《论语》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可以指导大家有尊严、有意义地生活。最后,他以唐代杜甫和宋代苏轼为例,举例分析了杜甫诗歌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方式,认为杜诗最闪光的特点之一是将儒家仁爱精神用优美的诗歌语言展示出来,不仅能提升读者的人生境界,还能赋予读者精神力量。在分析苏轼被贬谪时期的人生经历时,他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精到揭示了苏轼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精神,建议大家面对逆境和低谷时,学习苏轼,积极应对。
在互动环节中,冯建国从“传统”和“经典”两个方面,回溯了自己与莫砺锋的学术交往和读书历程,认为本次报告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李剑锋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莫砺锋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指出本次讲座对人生境界的感悟和学问研究具有启发意义。现场座无虚席,走廊、门口挤满聚精会神的听众,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杏坛名帖
莫砺锋,男,汉族,1949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著名唐宋文学研究专家、杜甫研究专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职务。主要论著有:《莫砺锋文集》(全十册)《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漫话东坡》《莫砺锋说唐诗》《莫砺锋诗话》《杜甫诗选》《浮生琐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