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我院2008级新闻学研究生,2010年暑假到英国牛津大学访学。
牛津的日子,我随手写下一些即时的感受,放在自己的网路微博上。写微博,因为字数有限制,界面容易接近,写作门槛低,所以这种即时即刻、随手写来的感觉,让微博成为直播观察、直播思想、直播生活的不错手段。下面的十数则“牛津手记”,便是我在牛津期间,从自己的微博中挑选出的部分文字,它们记录了一个个我的即时体悟,算是点滴涂描了我的一些牛津日子,也算是给自己以后的思考和写作保留一些由头和提示吧。
牛津手记一
900多年前牛津已成为学者讲学之地;113年后,牛津大学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建立了剑桥大学;354年后,剑桥的一位校友创办了哈佛大学。牛津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大学的大学”。千年气场,门庭厚重,石板路的脚步,真怕惊动哪位远古哲人的亡灵,现世教授的头脑实验。
牛津手记二
下午时光,忽明忽暗的阳光撒进高大玻璃窗,心情也忽明忽暗。我的屋子藏在深巷,抵达需要拐无数个转角,进了楼是幽仄的楼梯,只容一人爬上。牛津大学的住处多是这样:拐角与幽仄。让你感觉街道和楼梯不是通向房间,而通着八百年前、中世纪,通着一个传统。你在想,给你开门的人是谁呢?
牛津手记三
大英博物馆里,满是商朝的钱币,周朝的青铜,汉代的酒器,北魏的佛像,唐代的笑容,宋代的遒劲,明代的院落,清代的琉璃。羸弱的后人啊,让先辈蒙羞,大肚弥来在这个欧洲的庭院笑了百年,金发碧眼的人们一一走过,却互不相识。祖先佛祖们被掠走的那个傍晚,据说,残阳如血,车队荡荡。
牛津手记四
坐在牛津大学的二层寓所,临街的窗下,不知是哪个世纪的街巷,守着静谧的夜深人静。一个人坐拥一间偌大的住处,有些不好意思。一人多高的大玻璃窗,对着斑驳;中世纪建造的高大房间,隐隐贵气。房子大了、高了、空旷了,一个人置身其中,便忽然有了思考的氛围,难道,这就是牛津的秘密吗?
牛津手记五
晚上去托马斯·哈代常去的酒吧读他的《苔丝》,也随手写点东西。我的旁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在一个精致的本子上写着什么。只不过,他写的文字,我认得;而我写的文字,他不认得。爷爷,我在用你们不认得的字迹,写你们国家年轻的时候。灯光昏暗,啤酒微醉,摇曳牛津,如此安静。
牛津手记六
牛津这个夏天,同在台视、央视的经历都不一样:一定会在感情层面留下印痕,而不仅是功利的业务提升和简历怎样怎样。因为牛津的故事里,一定有人;有人,就有情感撩动。那年,相逢在牛津,等到,自己苍老的读音牵起牛津的青春岁月。后天就是奥运两周年了,谨此纪念那个让我悲欢离合的奥林匹亚。
牛津手记七
奥运两周年那天,在伦敦和一个我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朋友逛街,他现在已是伦敦奥运会前期志愿者;奥帆两周年那天,在牛津的课堂上发呆,在哈代坐过的酒吧里捻着酒杯。两年已过,人们还能记得什么太不重要,我们的志愿蓝色、笑脸、唇齿之间的语言,早已铸成一生的情感,融入生命的念头。
牛津手记八
现在是午后的牛津,日光正好,很短的午觉睡起,不知是哪个年代的高大石头屋里,一个人和阳光满溢,光线很刺眼,也很静谧,这样的场景总让人想起太多阳光下的场景,孩提时大街上的奔跑和家院里的阅读。屋子的床靠着斑驳的墙,想倚着墙发会呆,但要去上课了,那就坐在这里的课堂继续发呆吧。
牛津手记九
课间休息,一个人在讲厅周围的小路上踱步。讲厅和我住处在一个院子里。四围高高的排屋是院子的围墙,走进幽暗狭长的门洞,便像走进一个古堡,里面宛若一个小城:道路窄小,建筑高耸,走在小路上扬起脸,天若一线。做了太多年学生,无数次课间踱步,今天踱到这里,我反而害怕不会走路了。
牛津手记十
莎士比亚家乡,好像一切都成了戏剧。莎翁妻子故居解说的老婆婆,骨瘦如柴,白发两鬓,却用着少女的声音,用给三岁小孩讲故事的声调,那在空中孩童般挥舞的手臂,像枯树枝摇曳。这让我想起莎翁,4月23日来到世界,4月23日离开,生命本身就是戏剧。百日后,东方离世了一位同样伟大剧作家:汤显祖。虽隔百日,也算同时,东西方的故事同时走向结尾,再无人超越。
牛津手记十一
和留学生交往是一门大学问,由于海外生活的艰辛和求学的不易,留学生群体的神经对很多话题都比较敏感,自己觉得中性的语言和一般性的思考,却可能酿成深深的仇恨。但无论当下大陆社会对海外求学的判断是怎样的,只要在海外用心努力过、奋进过、克服过,他们都是生活胜者,青春不悔。
牛津手记十二
昨天真的没有想到,我实在没有这么高的水平,拿到论文与考试总分第一名,以此结束牛津的夏天。这个成绩颁给我,完全出乎意料,那礼堂里的一瞬间也很激动,但是后来想想,就算做是游戏吧。清华、人大、政法很多的同龄人,比我优秀,我没有资格拿第一。我爱这里,我爱你们。我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