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起读书的时候,寒冷的冬季,躲在没有暖气的大学宿舍里静静地读书。虽然是天寒地冻,饥肠辘辘, 但内心深处常有一种幸福感悄然升起,因为手中的书,书中的故事,或是故事中时常闪烁的理想光泽……今天当我们观赏电视剧《南下》时,又一次唤起了那种情怀,想起那些清苦但充满阳光气息的岁月。
这是一段感人的往事。在风云变幻的1949年,中共中央一声令下,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数以万计的地方干部,紧急动员,随军南下,陆续接管南方数省的大中城市。电视剧《南下》讲述的就是这支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干部南下的故事,讲述一万五千名山东地方干部南下工作的艰难经历和成长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特殊时刻,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弘扬精神,无疑有深意焉。胜利者为什么胜利,失败者为什么失败,一代革命者不仅历尽艰辛勇敢地打碎了一个旧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竭尽全力在战争废墟上建设起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新社会。历史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它给我们启迪,给我们力量,当然也昭示着未来。
北方干部下江南,接管新区,建设城市,尽管这段历史鲜为人知,但还是有一些文艺作品或多或少的有所涉及。《南下》与以往作品的重要不同,不仅在于它专写南下干部这一特殊群体,为其写史和立传;更可贵的是,它以今天的历史高度和思想深度来重观历史、品味人物。它不仅写出了当年南下干部的担当和牺牲,也写出了在这种担当和牺牲时他们曾经有过的犹豫和彷徨;它不仅写出了英雄人物的亮色、不易和不凡,更写出了他们或隐或现的种种不足、缺点甚至是难以逾越的某种局限。比如作品对困扰众多南下干部的婚姻家庭问题的描写就颇有新意。不再是一味的道德谴责,也不是一味的展现伤害,而是拓开一层,对历史和人物予以更深的理解、体贴乃至同情。正如编剧所说,历史和道德,往往存在着某种错位。在《南下》中,我就是要把这种现象的合理性和错位的必然性写出来。正是这种理解和追求使作品中的人物显示出难得的生动、丰满并且真实可信。
观看这部连续剧,让人感慨的地方很多。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我们看重这部作品,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贯彻始终的理想追寻和现实关怀。导演王文杰孜孜以求还原历史的真实,要让后人了解前人曾付出的热血和智慧;编剧赵冬苓念念不忘那代人的可敬,强调“那种一辈子坚定地附着在一个目标上,信仰如此单纯而又如此矢志不渝的人生态度”等等,这是《南下》一剧众多闪光点的灵魂所在。在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矛盾加剧,信仰缺失,人心浮躁的当代社会,这部作品的努力和追求无疑具有浓郁的理想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南下》也有不足,比如某些剧情的拖沓、简单化,演员与角色的距离等等,但毕竟瑕不掩瑜。这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成长的故事:一群人物的成长和一个国家的成长。在济南罕见的这个寒冷的冬季,让我们一起聆听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或许能够收获更多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