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早9时30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锐做客第358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20教室作题为“‘差一点’和‘差一点没’的语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寇鑫教授主持,岳立静教授、时秀娟教授和刘文副教授出席,吸引了近百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寇鑫教授简要介绍了郭锐教授在现代代汉语语法、语义研究方面的成就,并对郭锐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寇鑫教授提到,郭锐教授在现代汉语词类和动词的时间性等方面的成果已经成为学习、研究语言学的必读材料,而且,郭锐教授的研究涉猎广泛,在语言类型学、虚词的语义分析以及晚清民国时期北京话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首先,郭锐教授从“差一点”和“差一点没”的语言现象谈起,介绍了关于这一问题的既有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石毓智先生的“积极/消极”说以及范晓蕾的“预期说”。郭锐教授分析发现,以上理论有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比如非企望事件的实现和非说话人充当企望主体等,由此提出了“目标说”,认为制约“差一点没VP”的“已实现/未实现”解读的根本因素是“目标性”,即VP表示的是施事或中心人物意欲实现的是目标性还是非目标性事件。此外,郭锐教授对“目标”作了进一步的解读,包括目标的主体问题以及曾有目标、最终目标和追认目标对意义解读的影响。
之后,郭锐教授对“差(一)点儿没”的凝固性作出分析。“差一点没(有)”在已实现义和未实现义解读上,存在凝固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成分添加差异,“差一点没”表达未实现义时,“差一点”与“没”之间不能添加“就”,而表达已实现义时,可以添加“就”“又”等成分。②成分替换差异,“差一点没”表达未实现义时,否定词只能是“没(有)”,而表达已实现义时,否定词“没”可以替换为“不”“未”等。③语音形式差异,“差一点没”表达未实现义时,“没”和“VP”之间停顿时长只有0.03-0.09秒,“没”通常为重音或次重音;而表达已实现义时停顿时长在0.07-0.18秒之间,“没”一般轻读,同时VP重读。
最后,郭锐教授分析了“差一点”的语义和“羡余否定”形成原因。“差一点儿X”的核心语义是“离达到X表示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只有很小的距离”,把这个意义的“差一点儿”称为“近距未达”。“近距未达”义只有“目标-实现”、“目标-未实现”以及“非目标-未实现”三种格式,没有“非目标-实现”格式,形成了“三缺一”格局。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差一点X”句式携带的“惜幸(惋惜、庆幸)”义。“目标-实现”和“非目标-未实现”表达庆幸义,“目标-未实现”表达惋惜义,“非目标-未实现”与句式“差一点”表达的惜幸义不相容,因而空缺。另外,郭锐教授指出,如果“非目标-未实现”格式中“差一点没”是一个复合词,其中的“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否定词,那么“羡余否定”根本就不是真正存在,其形成机制也无从谈起。
寇鑫教授代表师生对郭锐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寇鑫教授指出,郭锐教授理论极具解释力,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中体现了“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学术传承和发展精神。尽管这次是一个语言学的讲座,但是对皇冠9393体育平台其他专业仍然有很大的启发。
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就所用语料的语感问题、语言学研究中的语感培养问题以及否定表达的新旧信息问题向郭锐教授提问,郭锐教授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耐心的回答,师生交流气氛活跃且融洽。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