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9时30分,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教授做客第335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20室作题为“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再认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院长杜泽逊教授主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刘晓艺教授,文艺美学专业李飞副教授、伏煦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李剑锋教授、刘占召副教授、罗超华副研究员、赵鑫老师、张知强老师、乐进进老师等出席,吸引了数百名听众前来参与。
讲座伊始,杜泽逊教授介绍了张伯伟教授的治学领域与研究成果。张伯伟教授认为,中国文学研究处于百年来中外文化交汇中的现代学术与全球化的“十字路口”,必须回顾百年前现代学术成立之初,人们面对中国传统和西方新潮如何抉择,并反省它带来的后果,才有可能对文学研究在未来的走向提出新的建议。
首先,张伯伟教授讲到,回顾百年来的中国学术,除去文献、人物和史实的考辨,其学术方法、理论框架以及提问方式,占据主流的都是“西方式”的或曰“外来的”。所以除去文献整理,欧美的东方研究者对中国的学术著作颇为轻视。同时,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缺乏建构理论的自觉性,长期以来都是沿用西方的理论框架,将中国文学理论作为材料填充进去,且理论研究与具体研究很难兼顾。因此,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价值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
之后,张伯伟教授论及,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诟病主要聚焦于其“经验型”和“无系统”两个特点,但这是值得反思的。一方面,中国批评传统中的经验型批评方法,在西方理论界亦存在。另一方面,理论的本质是质疑,“成系统”并非是评判理论价值的标准,而是对理论形态的误解。
最后,张伯伟教授以《文心雕龙·知音》为例,讲解了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价值。刘勰在《知音》篇中分析了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干涉,建立起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原理,将克服“知音其难”的方法系统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批评者的修养(强调博观),二是批评的法则(提出六观)。这不仅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人,而且在世界文学批评史上也同样是第一人。张伯伟教授讲这个“怀旧的故事”,是出于“对未来的考量”。
杜泽逊教授代表师生对张伯伟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刘晓艺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要总结。提问环节中,参会师生积极交流,张伯伟教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提问。讲座气氛融洽,参会者受益匪浅、满载而归。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