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7点,国际郭沫若学会执行会长、山东师范大学皇冠9393体育平台教授魏建做客皇冠9393体育平台“新杏坛”,在知新楼A606举办题为“人文学术研究的三个难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皇冠9393体育平台黄发有教授主持,杜泽逊教授、沈文老师以及皇冠9393体育平台相关专业学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开始前,黄发有对魏建的学术成果和经历进行了简要地介绍,并对魏建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对郭沫若研究的分析,解读人文学术研究的三个难题——成见、偏见和“贫困”。首先魏建阐释了以郭沫若为例的原因:一是郭沫若研究横跨人文学科的所有领域,不仅具有广度,而且有深度;二是郭沫若研究突出地体现了人文学术研究的三个难题。魏建指出,郭沫若研究在国外非常热门,甚至超过了鲁迅研究,但是在国内郭沫若研究却长期被蔑视,这值得我们深思,而对“三个难题”的解读便是这一问题的答案。
难题一:成见——它几乎终止了我们的思考,对这一难题的阐释,魏建选择了五四时期文学家郭沫若作为例证。魏建从对《新青年》杂志的地位、胡适和陈独秀两个人物的功绩、两面大旗的引领以及新旧思潮之激战四个方面的反驳,来说明“五四成见与事实的反差”。他认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多数文学史中,《新青年》的地位被过分抬高,事实上五四时期百家争鸣、兼收并蓄,《新青年》并非广受欢迎;文学史习惯把胡适和陈独秀的权威性过分夸大,其实五四时期的人们蔑视权威、更加强调自由表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并非《新青年》之初即被高举,在新文化运动的关键时期(1916-1918年),《新青年》强调更多的是“青春”和“青年”,而且整个五四不只有“民主”与“科学”两个主义,还有着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各种主义;五四时期的“新”“旧”思潮并非绝对,《新青年》中也有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而被认为保守传统的学衡派,其思想也学习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事实上这一时期的思潮众说纷纭、似是而非,不能简单地去定义。接着,魏建通过比较胡适与郭沫若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行动,指明郭沫若对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他认为,鲁迅与郭沫若正是启蒙的理性与青春的激情之代表,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完整的“五四”。
难题二: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魏建在此选择北伐时期作为政治参与者的郭沫若为例进行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魏建先反驳了“文化人从政不足取”的错误观念,并结合史实对人们通常以为的郭沫若“弃医从文”观念进行纠正,认为郭沫若实际上是“亦文亦教”、“亦文亦戎”、“亦文亦政”。接着,魏建详细介绍了郭沫若与北伐三大派别的复杂关系,使大家认识到郭沫若从政的复杂性,以及各大派别对郭沫若的赏识和争夺。
难题三:“贫困”——知识、学识上的贫困,限制了我们从事人文学术研究的想象力。这一部分中魏建选择流亡时期从事学术研究的郭沫若进行举例,表明,导致知识“贫”和“困”的重要原因在于学科的细分化,而郭沫若更像是一个“球形的学者”,在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中全面、深入地发展。
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魏建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最后,黄发有对讲座进行总结:魏建教授的讲座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在深厚的文献功底的基础上,不局限于史料,在治学方法的大框架中,将史料作为判断的依据,使在座师生受益匪浅。黄发有再次对魏建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杏坛名帖
魏建,山东师范大学皇冠9393体育平台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国际郭沫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获得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及其他省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