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异乡,求学路上踽踽独行;几经波折,历经生活诸多考验。从一个小小编辑,成长为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目前执掌四川出版印刷有限公司的他,有着怎样的求学经历,事业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在2010年寒假学院组织的“走访老学长”活动中,我们采访了中文系85级研究生王华光学长。
最难忘的是山大宽容的学风
记者:您在川大读本科,然后在山大读研,当时全国有那么多所高校,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皇冠9393体育平台呢?
王华光:应该说,我进山大是比较偶然的。我考研究生那年,所报考的专业只有北京、杭州、山东的三所大学可以选择,一起考的两个同学去了北京和杭州,我就很机缘巧合地来到山大。
记者:在山大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是让您特别难忘的呢?
王华光:刚到山大时,这所老牌名校所特有的那种厚重的氛围、朴实的学风、注重基础的理念让我印象很深。但我的感觉是,山大不仅是传统朴实的,而且在当时那种不断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它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宽容的学风。这一点,在我的导师朱德才教授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记者:有什么具体的反映吗?
王华光:这个反映就很广泛了,比如当时我们中文专业有很多研究方向,像鲁迅文学啊,美学啊等等,大家虽然研究方向不同,但经常在一起讨论切磋,气氛很热烈,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拓宽了知识面。再一个,我研究宋元文学主攻宋词,我的导师朱德才教授学识渊博,思想也很开明,既重扎实的专业基础,又鼓励我们拓展思维,接受新的治学理念。他用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来培养我们,常常布置一个课题,让我们自己用一两个星期准备,找出问题,自己尝试去解决,而不是他直接给我们把问题提出来,我觉得这些都很能说明问题。
导师对我的影响很大
记者:那个时候,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王华光:我的导师朱德才先生当时只带我和我师兄两个人,我们可以说是感情很深。我刚到济南上学的时候,作为南方人生活上很不习惯,特别是吃不惯食堂的饭菜。老师就常常叫我到他家里去吃饭,过年过节想着给我改善伙食,夏天的时候,师母在我们上课的日子还熬好绿豆汤给我们解暑,对我是关心备至,所以说我和导师情同父子。朱先生为人很随和,从不与人争执,又一门心思地埋头做学问,人品和学问都没的说,有句话不是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嘛,我的老师在为人、治学方面对我影响很大。我毕业以后,和老师还常有联系,九几年去看他,那个时候他身体还很硬朗,后来他病重的时候,我专程去看望他,专门请师母让我照顾老师一天,尽尽自己的孝心。一直到现在,我心里还很感谢老师,很珍惜这段师生情谊。
山大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记者:我们常常说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那么您在山大的经历对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呢?
王华光:就像刚才说的,我的老师用启发性教育培养我们,那么后来我就很容易地把这种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运用到工作中了。1994年开始,我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干编辑,后来我通过竞聘上岗,直接由编辑成为分管销售和经营的副社长。当时的中国出版业优秀的编辑大家很多,但经营管理人才奇缺。管理上的弊病,现在笼统来说,就是缺乏科学管理的精神,拍脑袋决定的事多,科学精细管理的少,其关键就是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的不畅,导致出书的盲目性。
记者:那您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王华光:我主要做的是研究社会文化的走向,研究社会趋势,细分读者需求。不同市场定位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而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图书,尽可能地避免出版的盲目性。
记者:这么说,您的老师的这种开放性启发性的教育对您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很有帮助。那么您刚开始工作时,有没有觉得自己比别人有些优势呢?
王华光:毕业后我在报社干过记者,杂志社当过编辑,后来在四川省文化厅,在苏东坡的故里眉山县政府和乐山文化局做过公务员。我在山大时,同学之间切磋交流,都不局限在自己的研究方向,知识面也比较广,再加上之前所说的导师的培养,宽容的学风,使得我眼界比较宽,看问题想问题比较远。我想这些可能就是我比别人稍微强一点的地方吧。
大学生要学有专攻,多与社会接轨
记者:您刚才提到说“适应社会”,现在大学生的竞争相当激烈,提前适应社会可以说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一次胜利,对此您怎么看呢?
王华光:确实是这样的。适应社会包含很多东西,像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如何调节刚进入社会的心理落差等等。我感觉,大学不要死读书,多参加一些学校、社会的活动,开放思维,与社会要有一定程度的接轨。这样多锻炼自己,也便于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融入社会。
记者:现在啊,大家对就业问题都很关心。我们在文院,就时常听说学中文的比新闻的更吃香,而一些本来属于新闻系专业范畴的工作,也早就不是新闻系学生的天下了。像您本身是学中文的,却也当过记者跑过新闻。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您作为一位过来人,对我们新闻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呢?
王华光: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工具,围绕它展开的东西有很多。但什么都去学都去搞也不太好,俗话也说术业有专攻。比如记者,现在的记者都在向专业化发展,什么经济类记者、时政类记者、娱乐类记者等等。我觉得,想在以后比别人有优势,一是要进行知识、专业的积累;二是考虑到今后找工作的针对性,现在就定一个主攻的方向,进行专业性知识的拓宽。不管学什么专业,我们都不要局限在自己的本专业上。
希望能更多地听到山大的声音
记者:去年9月26日,皇冠9393体育平台四川校友会在成都正式成立。您作为校友会会长,能不能谈谈校友会的具体情况和运作理念呢?
王华光:其实,校友会也就是我们和山大之间的一个桥梁。我这个会长嘛,只是起一个协调联系的作用,我们主要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经验体会的平台,在一起回忆回忆当年的美好时光,再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来发扬山大精神,宣传咱们母校。
记者:四川校友会现在是个什么样的规模?
王华光:我们现在有成员将近百人,平时活动也不少,内部还有一个QQ群,平时大家经常交流一些思想和信息,搭建一个作为山大人的共同的家园。
记者:学长,明年就是母校110周年校庆了,您能对山大、对文院说点什么吗?
王华光:我想,这个110周年校庆,对山大来说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山大能发扬以前所形成的严谨朴实的良好学风,同时要更加适应现代教育体制,在现代化、市场化的进程中,不要迷失方向,更多地专注于学问学术的研究。我们都期盼着,在一些重要活动、比赛和媒体报道中,能更多地听到山大的声音。而作为文院曾经的一员,还是希望平时能多点联系,多点走动。最后,我代表四川校友会祝皇冠9393体育平台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及你们这些小学弟小学妹们,在新的起点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