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儒敏: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皇冠9393体育平台文科一级教授。本文转自温儒敏先生的博客(2017年2月28日),原文题目《中文系学生要有“文气”》。左图为3月3日晚,温先生为我院本科生开讲本学期的第一堂课。 |
这个学期我在山大皇冠9393体育平台给本科生上选修课,课名是《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第一次课定于3月3日晚上。
这门课准备讲14次,论及十多个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茅盾、老舍、曹禺、沈从文、萧红、赵树理、张爱玲、钱钟书、冯至、穆旦、莫言、海子,等等。大致每位次课讲一位或者两位作家。最后两次课讲讲“文学生活”研究的一些题目,以及论文写作的一些规范方法。这门课和现代文学基础课有关联,是在那个基础上的提升。讲法和基础课有所不同:不是全面概述,不局限于知识性了解,而是从问题切入,适当接触学术研究的前沿,引导同学们思考和探究的一些问题;介绍相关的研究状况;展示研究的一般方法,进入现代文学研究的一般途径,学习如何评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包括学习写文学研究的学术性的小论文。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目标,那就是引起同学们对某一研究课题的兴趣,或者可以从中找到做毕业论文的题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以点带面”,充分运用以往学习过的文学史知识,从文学潮流发展变化的历史联系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去讨论某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原由,去评判作家作品的得失。对于当下发生的文学,如果我们学会运用相应的文学史眼光去考察,尽可能从文学历史发展的坐标中来衡定其得失地位。
当然,推展开来看,这种带研究性的学术训练,多少也就可能使我们的文学感悟力,以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了。即使我们所从事的是文学以外的其他的工作,这种由初步学术训练而带来的眼界的拓展与能力的提高,对我们仍可能是获益匪浅,毕生受用的。怎么来学?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学术体验和能力训练方面下功夫,而不只是瞄准考试,死记一些答案。最重要的还是要阅读作品,而且必须是在听课之前先读过作品,有自己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最好还能同时读一些相关的评论和研究的成果。每一讲都多少介绍了有关的研究状况,有的还提供了基本的研究书目。我们正好可以顺藤摸瓜,找一些研究论著来参考,从中或许就可以得到某些启发,帮助我们进入研究状态,找到自己进一步探讨问题的空间。
这门课讲得好不好,或者同学们自己学得怎样,可以从三个角度判断:一是有没有引发问题,同学们感兴趣的或者有利于拓展文学史眼光的问题,而不只是记住了什么知识;二,是在研究方法、思路上有无心得;三是对写作能力特别是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我开这门课的初衷,是希望借此激发同学们读书的兴趣,多少改变如今中文系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状况。希望我们这个选课的班能形成读书的风尚。这里我愿意引用多年前我在《文史知识》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中文系应当有“文气”》,其中谈到:
以前讲诗经,要求学生必须背诵,现在能背几首?有的连四大名著都没有看过,只看过电视。不读作品,就没有文学感受,谈不上审美,文学史讲再多,也是干巴巴的框架,对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起不到很大作用。现在的情况是,学生读了几年中文系,知道一些文学史知识,也学会用一些理论套式分析文学,但没有文学的感悟力,甚至没有文学的爱好。从每年报考研究生的生员情况可以看出,“文气”不足。如果我们办的中文系没有“文气”,培养学生也没有“文气”,甚至写作都不过关,那就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与哲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等系科相比,中文系出来的学生应当有什么特色?我想,艺术审美能力,对语言文学的感悟力和表达能力,可能就是他们的强项。而艺术审美能力要靠长期对艺术的接触体验、包括对作品的大量阅读才能培养起来,光是理论的训练不能造就真正有艺术素养的专门人才。
现在中文系文学教育用心最多的就是文学研究,学会如何分析处理问题,以及如何写出像样的规范的文章。但 “文学”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淡了。概论、文学史和各种理论展示的课程太多,作家作品与专书选读太少,结果呢,学生刚上大学可能还挺有灵气,学了几年后,理论条条有了,文章也会操作了,但悟性与感受力反而差了。的确有不少文学专业的学生,书越读审美感觉就越是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