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 我院教授,皇冠9393体育平台文科一级教授。本文转自山大视点网站,原题为《“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接受采访时,温先生寄语同学们:“山大是一所淳朴而又大气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学术水平也很好,尤其是本科生。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原文编者按:如果说大学里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用它的安静庄严安抚所有年轻的躁动,那么这个地方只能是图书馆。当我们在一排排书架间浏览徘徊,当我们与孔子学习实践“仁”爱,与弗洛伊德谈精神分析,与康德思考头顶的星空与崇高的道德律,与爱因斯坦探索宇宙的奥妙,与莫言探讨魔幻现实主义,我们方可将青春沉淀下来。记者近日采访皇冠9393体育平台人文社科一级教授温儒敏,让我们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聆听温儒敏教授对青年阅读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期许。
华年易逝 惜读书时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平均阅读时间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记者的事先随机采访,很多大学生坦陈自己“懒得读书”。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沟通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方面也大大挤占了人们读书的时间,学生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被电子设备所“绑架”。
说到这一点,温儒敏教授说,很多青年学子抱怨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读书,或者被这样那样的社交活动、社团活动挤占了读书时间,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读书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假如能够认识到读书可以为对自己的一生打下底子,对于自己的发展很重要,自然就可以为自己挤出时间读书。现在大学生平均每天看手机、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多达四个小时,如果能从中抽出部分时间读书,个人能力应当会有很大提高。所以“没有时间”不应成为逃避读书的借口。
关于互联网对读书和学术研究习惯的影响,温儒敏教授尤其谈到,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资讯,查找方便,但是它们并不都是可靠的。尤其是对做研究来说,只能将其作为一个参考的线索,“做研究不能都靠百度”。做学问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把自己的目标全方位地体验、思考一遍。互联网只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结果,却忽略了其中的过程,下载信息变得很方便,但却容易引起人们思维的碎片化、拼贴化。这不但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发展,特别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发展不利,对学生思维的健全、大脑的发育也非常不利。缺乏内心体悟的学术研究,只能算是无源之水,会造成思维的混乱。而对于个别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抄袭的行为,则更不可取了。温儒敏教授总结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一种幸运,人们很欢迎,同时更要学会运用它。
广收博取 重视原典
“很多人读书有误区,那就是非本专业的不看,只看对于自己的学术或者专业有帮助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温儒敏教授对于目前很多青年学子的读书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谈到如何有技巧地读书,他为大家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阅读通识书目,各个学科都应该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不求成为各方面的专家,但是却应该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有广泛的涉猎;第二,应该阅读尽可能多的专业书籍,做学问,尤其是人文学科,学养深不深厚,知识渊博与否,见识是否广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书籍的多少,趁着年轻多读书,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第三,应该注重相关学科的阅读,毕竟一个人能在道路上走多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的“底蕴”是否足够深厚。
最后,温儒敏教授还谈到要重视原典阅读和整本阅读。“很多人已经没有耐心去完整读完一本书,这种现象在学校也很普遍。比如一个文科生,读了四年大学,说是读了20本经典,但很可能《诗经》只读了五首,《世说新语》只读了其中两节,这是很不好的。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说,一定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热爱文学 斯文在兹
温儒敏教授谈到现今阅读情况时说:“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农民工们每月阅读的书籍的数量其实不少于都市白领,虽然他们阅读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通俗读物、快餐文学,但是这也是一种进步,一种追求。”他还补充说道:“文学其实是一种文化消费品,虽然有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等等分类,实质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强求纯文学的销量或者影响力一定要超过通俗文学,也没必要就认为纯文学的品味高于通俗文学,只要社会上能够兴起一股热爱文学,追求文学的风潮,就是有益的。”的确,每个人对于文学的追求、审美或者不同,但是只要能从中获取美的享受,就是发现了文学的真谛。
在谈到大学生的阅读选择时,温儒敏教授表示:“大学生不仅应该热爱文学,更应该拥有较高的文学品味。中国现代文学要读,古典文学要读,外国文学也应该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采访过程中,温儒敏教授言辞和神色间充满对学术的热爱和对于莘莘学子的关切。通过与教授的一番交流,我们更有感于读书对求学与人生的重要意义。温儒敏教授说:“山大是一所淳朴而又大气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学术水平也很好,尤其是本科生。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努力,广阔天地,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