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青岛一所大学讲学,课堂上有同学提问:为何现在的文学研究有些陈陈相因,好像题目都做完了?这位同学的提问其实很尖锐,是对文学研究界评论界的不满,也是对我们当老师的不满。题目做完了吗?我们的读书与研究是否可以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尝试在“文学生活”领域开拓一片新天地?
现有的文学史,大都局限于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评说,所采用的材料一般是批评家与评论者的言论,很少关注社会上普通读者的反应。其实普通读者的反应最能反映作品的实际效应,正是大量普通读者的接受,构成了真实的社会文学生活,理所当然要进入阅读的视野。所以,把作品的生产、传播,特别是普通读者的反应纳入阅读与研究的视野,意义重大。说得通俗一点,文学阅读与研究应当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事实上,每一个当代普通人每天接触报纸、互联网、电视或者其他媒体,甚至教学、辅导孩子等等,自觉不自觉都可能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文学生活。对这方面,我们还缺少理论自觉,关注很少。其实,文学的实际传播及其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就是文化软实力之一,不能不重视。
目前学界有关于“接受美学”的探索,着眼于研究读者阅读与接受的效果,但是成果似乎并不突出。我看过一些关于“现当代文学接受”的专著,做得并不好,其面对的接受主体无非是一些批评家、文学史家,所谓接受现象也就是评论和争议之类,很少照顾到普通读者的反应,以及相关的社会接受情况。“接受美学”的精义与方法,当然需要吸收,但是我觉得眼界可以更加拓宽一点,不只是关注批评家的“接受”,更去关注普通读者的“接受”,这样的“接受美学”研究,才是完整的。
其实,我们说要重视“文学生活”,关心的并非个别人的阅读个性,而是众多读者的“自然反应”,是寻找能构成精神现象的共性的方面,因此要借鉴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关注文学发生行为,包括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那些“匿名集体”(普通读者)的阅读接受状况,然后分析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在社会精神生活中起到的结构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调查、取得数据、进行分析、事实说话,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除了社会学的引入,“文学生活”研究还要利用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知识理论。这是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邀请相关学科的学者参与。比如调查问卷的设计,如何才能获取有效数据,还需要请教社会学方面的学者。
生活是阅读的无尽源泉。“文学生活”所关注的是“事实”、“文学生产”、“文学传播”、“精神结构”、“接受行为”等,这些内容有可能生发出许多新的话题,甚至可以拓展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生面。举例来说吧,40多年前《青春之歌》、《红岩》等作品影响巨大,甚至对一代人的精神成长都起到重要作用,当时普通读者到底是如何阅读接受这些作品的?记得《青春之歌》出版时,我正上中学,大家都渴望阅读,又买不起书,学校图书馆也只有几本,于是老师就把小说撕开,每天在布告栏上张贴几页,同学们就像看连续剧似的,每天挤着看完这部小说。我们这一代人当时就有这样的“文学生活”。《青春之歌》等小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这些作品在一代人的精神结构上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文学接受”及相关的“文学生活”,恐怕不能简单地用什么意识形态“询唤”去命名,或者做所谓“体制内,体制外”的政治分析了事。可是现在学者研究五六十年代那些革命文学,顶多就是用某种现成理论去阐释文本,即使对当时的读者接受(其实很多仍然是评论家的言论)有所顾及,那也是为了证说某种预定理论,极少把目光投向当时的阅读状态与精神转化,并不顾及那种鲜活的“文学生活”。我们有理由期待那种知人论世的文学史,能真实显示曾经有过的“文学生活”图景。
对当下文学的跟进,也不应当只是盯着作家作品。比如,现在每年生产2000多部长篇小说,中国俨然是“小说大国”了,可是很少有人调查分析过这些小说的生产、销售、传播、阅读情况。到底现在什么人在读长篇?那些畅销小说是怎样出炉并引发效应的?普通读者对当下小说创作有什么基本的反应?这些小说(包括那些发行量极大的小说)主要在哪些方面引起当代读者的兴趣或关注?和批评家的评说有哪些差异?小说在普通读者的精神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其实都很值得研究,也是有意思的课题。当代“文学生活”真是天地广阔,诸如当代诗歌的“生产”与“消费”,“韩寒”现象,农民工的文学阅读,城市白领的文学阅读,《故事会》读者群,《收获》读者群,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鲁迅、张爱玲等经典作家的文学接受,网络文学的读者群,广告中的文学渗透,等等,题目太多了,都值得做,也很有学术价值。
不只是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也应当研究“文学生活”。比如“词”这种形式最初其实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本与“诗教”相悖,后来由伶工之作转为士大夫之作,形式不断更新变化,读者“接受”也随之变化。“词”的演变就可以结合某些生产、传播与“接受行为”来探究。古代文学在当代的“接受”也是“文学生活”。现下为何家长都要让三五岁的孩子读李白、王维、白居易,而一定不会让读郭沫若、艾青或穆旦?到底其中有什么心理积淀?“四大名著”精华糟粕并存,在现实中传播、阅读极广,到底对当代道德观念有何影响?这些都涉及“文学生活”,是文学研究题中应有之义。当然不能要求所有学者评论家都改弦更张来研究“文学生活”,但鼓励一部分人进入这块领域,起用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起码会活化我们被“学院派”禁锢了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