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4时30分,皇冠9393体育平台于知新楼A717室举办第19期山大文苑沙龙“画像里的汉人文体生活”,特邀国家图书馆卢芳玉研究馆员作为嘉宾,分享汉画像中古人的文娱生活与体育项目。本次沙龙由皇冠9393体育平台陈硕老师主持,由皇冠9393体育平台万佳俊老师、皇冠9393体育平台姚文昌老师担任与谈人,皇冠9393体育平台新闻传播学院谢锡文老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杨子墨老师出席,吸引数十名同学前来聆听。
沙龙活动伊始,陈硕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卢芳玉老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卢芳玉老师现任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部金石组研究馆员,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特聘专家,主要从事金石拓本的编目、整理和研究工作。
首先,卢芳玉老师以北魏黄兴五年造像拓片作为导入,重点介绍了拓本与画像的概念。她强调拓片的重要性,并以房山石经传拓及自身参与的传拓工作为例,指出传拓是技艺与体力皆备的工作。她认为,在所有石刻类别中,画像是最特殊的一类,它因图画内容而单独成类,而非像其他石刻类别一样按形制划分。同时,卢芳玉老师分享了画像的概念、制作方法等基本常识,并通过麃孝禹碑碑额处画像、启母庙阙整幅拓本等例,介绍画像可以刻在碑、摩崖、石棺等各种地方。
其次,卢芳玉老师提到,汉代的画像分为画像石和画像砖,汉画像石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在中原地区最为丰富。汉画像石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以嘉祥为中心的山东、苏北、皖北一带,画像风格较为写实,分布密集而少有空白,层次分明,多有题跋。第二,以南阳为中心的豫南、鄂北地区,内容多为神话星象,画像夸张,受楚地文化影响较大。第三,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特征鲜明,有规律性的花草文案和图样。第四,四川、重庆、滇北,画风生动有趣,如四川三台綦江崖墓的“狗拿耗子”图样。此外,卢芳玉老师还通过《帝后礼佛图》讲解了画像的雕刻方法。她指出,雕刻的最主要方法是以减地铲为主的阴线刻,但该图为浅浮雕,与减地铲的不同在于线条非常圆润,雕刻手法更加高超。
最后,卢芳玉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重点介绍了汉代画像里的古人文体生活。她认为,画像是雕刻和烧造艺术的缩影,兼备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并向大家分享了汉画像中的奏乐场景:包括撞钟、击磬、击铙、摇鼗鼓等演奏打击乐器的场景;弹瑟、抚琴等演奏弹拨乐器的场景;吹埙、吹笙(竽)、吹笛、吹排箫等演奏吹管乐器的场景。汉画像中除却奏乐场景,还有舞蹈场景。卢芳玉老师提到,汉画像中的舞蹈多为官舞,包含盘舞、巾舞、建鼓舞、灵星舞等多种舞蹈。同时,汉人的杂技艺术亦十分高超:既有单手倒立、双手倒立、顶碗倒立等倒立艺术,又有飞丸跳剑、高絙(踩钢丝)、都卢寻橦(顶竿)等技艺。这些在汉画像之中均能窥见一二。此外,卢芳玉老师以建鼓蹴鞠、启母庙阙与少室阙的蹴鞠图为例,指出蹴鞠在汉时并非体育比赛而是娱乐活动,并向大家介绍了汉时的投壶、田猎、弋射等活动。她提到,汉画像中所见情景,部分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更多的还是当时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描述和向往:他们期待安居乐业,因此画中出现了庭院田宅,还出现了采莲、纳粮、收租等场景;他们期待富贵生活,因此画中有仆从牵狗、捧奁、端灯,除却宴饮、伎乐、庖厨场景,更有车马、武库、兵兰等寻常人家难有之物;众多养老图更是体现了他们对长寿的向往。在讲座结尾,卢芳玉老师对讲座内容做了简要总结,感怀于汉人的美好向往,祝大家生活幸福。
陈硕老师代表在座的师生对卢芳玉老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陈硕老师提出,卢芳玉老师的演讲思路是从考古发现的实物到可靠历史文献再到拓片与画像,并非完全是“看图说话”——依靠简单观察图片得出结论,我们应当学习这样的思路,对图像信息中的写实因素、格套及其制作者的各类信息进行统一考察,以免过度阐释。姚文昌老师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有榜题的画像石探究其背后故事,以此类推,辨认其他画像中较为抽象的事物;同时倡导大家多关注石刻,做石刻方面的相关研究。万佳俊老师从古文字的角度类推,提出通过汉代或更晚的画像,可能会发现晚期图像和青铜器铭文之间的链接。杨子墨老师提到,图像中的汉人生活和相关文献可以进行比对研究,再者,画像也可能存在版本问题,或许还能通过地域文献学对不同地域的画像进行研究。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提出关于具体汉画像图样、画像砖制作技术的推进、画像石编目等方面的问题,卢芳玉老师一一作出了解答。
至此,沙龙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