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19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刘大先做客第321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20室及线上腾讯会议平台同步开展学术讲座,题为“中国多民族‘语言-文学’谱系与比较研究的拓展”。本次讲座由马兵教授主持,何瑛副教授出席,吸引了数百名师生前来。
讲座伊始,马兵教授介绍了刘大先教授的学术成果及研究领域,并对刘大先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刘大先教授的本次讲座聚焦于中国多民族文学之间多元、交融、共生的谱系,并从多民族“语言-文学”的视角切入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为我们思考当代文学提供了新颖的思路。
首先,刘大先教授对何为“中文”的问题做出阐释,认为“中文”不应局限于汉语和汉文,同时还涵盖着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学因素。国家通用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促生,从而形成了中文“不同而和”、动态发展的创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为自在的历史事实由来已久,但作为自觉的文学生产与学术分科,则要晚至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刘大先教授同时指出,目前对于“中华文学”的讨论多停留在“拼盘式”的材料增补和总体性的概括,对于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母语、多语和杂语现象等层面的研究尚缺乏具体细致的资料梳理。
之后,刘大先教授盘点了中国文学的多元整体谱系,以“中国各民族语言系属表”的形式清晰展示了民族语言的文学地理版图。中国一百三十多种语言分属为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这些语言遍布在广袤的中国境内和跨国区域,在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上差异很大。刘大先教授结合丰富、生动的例证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解释。中国的多民族文学以其语言传统和新兴的母语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内部构成了本土话语的张力,让中国文学的话语模式和思维空间不局限于主干汉语文学,同时也具备了超越西方式民族文学的意味。
最后,刘大先教授说明了多民族语言文学之于世界文学的意义,指出中国多民族语言文学内涵着世界文学因素,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拓展比较研究的边界,打开重新认识世界文学的格局。刘大先教授引用自己2018年所写文章中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在文化传播、交往、接受、融合之中,由少数民族所带来的视角转换,激活了一度沉寂的文学遗产,敞亮了被遮蔽的文学地理,让‘世界’的图景更加完整,也成为建构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一种有效途径。‘世界文学’的新视野,对于重新认识中国文学,理解亚非拉的文学渊源,重建亚洲与欧美文学的结构性关系,进而构造一个超越性的文学理想,想象一个更美好的文学未来生态,都有着莫大的启示。”
马兵教授代表师生对刘大先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马兵教授指出,刘大先教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视角转换,同时也提供了范式转换。
提问环节中,在场同学询问刘教授对于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少数民族与华文文学比较研究等问题的理解,刘大先教授均给予了耐心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