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晚7点,我院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了山大文苑沙龙:“阅读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与乐趣”。本次沙龙由皇冠9393体育平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陆浩斌主持,吸引四十余位同学参与。沙龙正式开始前,陆浩斌老师用刚刚结束的2022年世界杯以及汉德克在《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的一段话引出本次沙龙的主题——同样体现时代敏感的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了本次沙龙由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两部分组成,并鼓励同学们在交流环节中畅所欲言。
沙龙开始后,陆浩斌老师根据当前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介绍了几部以瘟疫为主题的诺奖得主作品,并借相关主题作品在疫情的当下广泛出版、翻译的现状,指出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永恒价值。随后,陆浩斌老师从奖项本身、文学奖得主、文学奖作品三方面展开,探寻时代症候、文学脉络与自我所在。
首先以诺贝尔文学奖本身为切入点,介绍亚洲作品面对奖项时的困境。援引泰戈尔将孟加拉语诗歌翻译成英文后方才流行的实例以及中国早在鲁迅时期就多次与诺奖擦肩而过的境况,从中观望文学奖成立的一百年间欧美文化霸权,这也反映世界文学发展的困境——语言和翻译的困难。
其次通过介绍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历史,揭示其中蕴含的全球化的时代症候。回溯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的概念逐渐从宽泛走向细化,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统治力也可在此间窥见一斑;此外,诺奖文学也体现在不同作家作品中所展露的本国文学传统,如阿尔诺的追忆式记录方式进入了法国文学回忆体的传统、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作品反映现代文学研究的趋势——文化研究;同时,21世纪有8位女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表现出在更平等的世界意识下,作品只要有足够的文学价值就能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
最后从文学本身的脉络,探讨诺奖作品的文学性。陆浩斌老师指出文学性首先体现在语言上,如帕慕克大大偏离欧洲传统的语言、文风。其次体现在主题的选择上,略萨指出:“小说家不选择主题,是他被主题选择”。文学性还体现在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如福克纳让我们看到意识流这一文学手法获得文学上最好发挥、美国歌手鲍勃·迪伦的非文学作品打破了文学的界限……诺奖让人们看到了更多可能,看到不同作家、不同文学意识和思想,也让人们意识到文学的脉络一直继承到现代没有衰败,文学经典还在不断积蓄,我们阅读时既鲜活又熟悉的感触是我们阅读的最高归宿点。
在教师讲解结束后,进入学生提问与交流环节。第一位发言的是22级硕士研究生刘欣冉,她首先肯定了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离别的记忆》超越民族痛苦与殖民仇恨的文学性,但自己在阅读《心上的沉默》这一偏意识流写作的作品时没有很大的阅读震撼,希望老师能够分析这一作品的文学性所在。陆浩斌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古尔纳的影响不如其他作家大,这同作者的边缘位置有关,但殖民的主题里他对爱情的描述却是保持悬念性与未知性的,这属于其作品文学性的一种表现;至于古尔纳的语言中的文学手法是否足够,则需要保持疑问。
第二位发言的是史学来同学,他对于跨界音乐家鲍勃·迪伦为什么能够获得诺奖提出了疑问,希望老师能够解答音乐家摘得桂冠给诺奖赋予了怎样的意义。陆浩斌老师首先幽默地指出诺奖评委大多为鲍勃的粉丝,曾经的摇滚青年成为诺奖评委后便将偶像的作品赋予了文学奖的至高殊荣;其次从文学的角度揭示鲍勃的歌词具有很大的新颖性、独创性、冲击性、批判性乃至诗性,奖项颁给他的歌本身对文学也许没有很大的冲击,但对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项本身的冲击性则很大。
在交流讨论后,陆浩斌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他指出通过阅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我们能够接触到作品永恒的价值,也就能认识真理、善良和美,更好地把握对自我内心与他人的认识。同时,感性大家的参与,祝大家生活幸福。至此,沙龙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