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9日,由维也纳大学主办的“跨文化哲学研究:理论和实践”之“拯救地球!——气候变化与跨文化哲学的作用”(Save the Planet! –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ole of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系列讲座通过ZOOM软件正式举行第一讲。程相占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国际生态美学》(Contemporary Global Ecological Aesthetics)的英语讲座。
讲座开幕式由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卢博米尔·杜纳杰博士(Dr. L’ubomir Dunaj)主持,参加讲座的还有维也纳大学哲学系讲师、杂志《多方会谈》(Polylog)编辑部成员比安卡·波特瓦·里克特博士(Dr. Bianca Boteva Richter),维也纳大学哲学系玛德琳娜·迪卡努(Madalina Diaconu)教授,以及维也纳跨文化哲学研究协会董事会成员等。
本次系列讲座从2021年10月底持续到2022年1月中旬,一共包括四讲,其主题是“拯救地球——气候变化与跨文化哲学的作用”。主办方提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地球生命正在遭受气候变化的威胁,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及各种问题影响了全世界众多地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表达了他们日渐加深的担忧,有很多问题亟待解答:跨文化哲学在分析这种情况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必须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此外,它是否既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有所贡献,又有实践性的帮助;最后要回答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与跨文化能力的关系。
讲座伊始,程相占教授提出生态美学已成为中国学术界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态美学也是国际美学研究的前沿,研究人员来自北美、德国、英国、芬兰和世界其他地区。程相占以讲座主题为切入点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主题——当代世界生态美学的八种立场,指出分别是生态学立场、生态艺术理论立场、现象学立场、生态美立场、生态存在论立场、生生本体论立场、实践美学立场和生态型美学立场。在介绍上述立场后,程相占向与会人员阐释了自己正在试图构建的一个基于生态实在论的理论框架。
在自由讨论环节,参加讲座的Wolfgang-Andreas Schultz、Marisol Bock、Lira Meyer、Madalina Diaconu、Sarah Espinosa、Daniel Buschmann等人,分别就生态美学与生态艺术的关系、生态实在论立场与现象学立场如何融合、生生美学所包含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生态美学与全球生态运动的关系等问题提问,程相占教授逐一做了回答,进一步将中国生态美学推向了国际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