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4日上午10点,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荃有教授应邀做客我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作题为“中国古代的金石之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心副主任程相占教授主持,师生30余人到场参与。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金石之器、金石之乐、金石之礼。
讲座伊始,陈教授首先以中国古代“八音”引出了本次讲座内容的第一部分——金石之器,这也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周礼》记载:“皆播之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是用来制作乐器的主体材料,即振动发音的材料。《汉书•律历志上》记载:“土曰埙,瓠(hù)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zhù)。”金、石,分别对应钟、磬。我们讲金石之乐,其实就代指礼乐。金石之器,并非简单的乐器,它们还与中华文明的进程密切关联。金石之器,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演化的典型器物;是联结古代中国尤其先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乐艺之间的枢纽,乃礼乐文化的承载者;也是先秦时期中国科技与制造业进步的具体体现。
陈教授接着详细讲述了钟和磬两种乐器的发展过程。在讲述过程中,陈教授多次采用出土文物的图片资料为大家讲解乐器在特定发展时期的特点及变化。比如,安阳殷墟出土“中铙”:出土的铙大多数是三个一套(目前发现的仅有殷墟妇好墓为五件套),证明乐器开始编列化,可以演奏简单乐曲。
钟的发展阶段分别是:滥觞期——原始社会、夏及商早中期、晚商;发展期——西周;鼎盛期——春秋战国;衰微与转型期——秦汉、魏晋至清代、20世纪早中期;钟的“新生”期——20世纪晚期及之后。钟在滥觞期的“表现”是,器型从菱形到合瓦形,从单件到多件套。西周时期即钟的发展期,口朝下的甬钟(悬挂乐钟)出现,规律性的双音钟出现,多样化编列形态初步成型。晋侯苏编钟(西周早中期,上海博物馆藏)有三式:一式有旋;二式有旋有斡;三式有旋有斡,钲篆分明。把编钟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变化体现于一身。春秋时期,钟的类型开始增加,编钮钟的出现并广泛使用,编列形式多样化。编钮钟又称“歌钟”,主要用来演奏旋律,编钟在这个时期开始多层悬挂。战国则有巨型编列乐钟,如曾侯乙编钟、擂鼓墩二号墓编钟等。乐器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关。陈教授特别指出,春秋战国在历史上是礼崩乐坏的时期,但也是音乐大发展的时期。礼崩乐坏,另一种程度上也可称之为“礼崩乐盛”。秦汉时明器普遍化,魏晋至清代圆体钟普遍化。20世纪早中期,对乐钟的研究初步展开。20世纪晚期及21世纪初,是钟的“新生”期。
磬,是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的石制板体击奏乐器,被认为由石锄、石犁等劳动或生活用具发展演化而来,曾用名称有石、磬、离磬、球等。远古时期至早商,磬用天然石材打制,以单件(特磬)使用;多依石材而成型,没有固定的器体,也难于有明确的定音。晚商至西周,磬使用石灰岩材质,以磨制为主,尚存打制石磬;特磬继续使用,开始出现编磬,且编列的数目逐步扩大(周代多5件一组或者10件一套);形制多样化,逐步呈现倨句顶、直边底的规范化石磬。春秋战国至西汉,已经难于见到特磬,多呈现编列化,且规模不断扩大;调音规范、音列设置有序,以五声性音列设置为主。汉代至清代,材质类型增多,如玉磬、铜磬、铁磬等;使用范围局限于雅乐,形制以曲尺型为主,编列固定于16件一套。
金石之乐,是讲座内容的第二部分。陈教授举例讲解了金石乐器的音乐性能、乐音设置。比如西周中晚期编钟的音乐性能:大钟以单音使用(无侧鼓鸟纹),小钟呈现大、小三度的双音设置;单套钟的音域可以达到两个八度又增四度。常见“八编列”或“八+八编列”结构:羽—宫—角(徵)—羽(宫)—角(徵)—羽(宫)—角(徵)—羽(宫)。郭家庙M30出土编钮钟(10件)(时代: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测音显示,均为一种双音,具有大、小三度设置;出现“商”音,在正鼓音即具备五正声(机测、耳测);正鼓音(10件)为徵-羽-宫-商-角-羽-宫-商-角-羽。
金石之礼,是讲座内容的最后一部分。陈教授特别指出,金石(钟磬)之乐在古代中国,体现了其多重的相互关系,是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事项。礼、政、美、艺、器、工等,都与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讲座最后,程相占教授进行总结并感谢陈荃有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程教授表示,陈教授采用大量的文物图片,兼使用音频、视频的形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专业的学术报告。短短两个小时,大家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去感受中国古代的金石之乐,让大家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大有帮助。
现场提问互动环节,三位同学踊跃发问,提出了“汉画像砖石中体现的金石乐器与出土文物的差别”“如何认识中国古代音乐与社会权力高度结合的现象以及这一现象对中国当代音乐发展有何影响”“人文之音是否与自然之音离得越来越远”三项问题,均逐一得到了陈教授的耐心解答。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陈荃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编审,中国音乐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音乐编辑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秘书长。曾主持《音乐研究》办刊18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已出版《中国青铜乐钟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简史》《音乐文本编辑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