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我院于学院教工之家举办以“田野调查初体验”为主题的第四期午餐会,活动邀请到我院文献学教研室助理研究员朱林作为主讲人,15位2023级新生参与本次活动。
午餐会伊始,朱林老师讲述了他的学术研究经历,表示自己的民间文学研究和田野调查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的。随后,他详细分享了自己博二阶段在河北涉县一次关于香社的有趣田野调查经历。他提到小时候都是通过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故事来了解女娲的,但是在地方传承讲述的以及在一些仪式活动中呈现的可能和平时我们接触到的不一样,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除了实地考察“上社”活动之外,他还在高家庄村民的引荐下拜访了一位老人为其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谈到这些故事可能看上去没有什么作用,但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写出“接地气”的作品。
通过这次田野调查案例的讲述,朱林老师强调民族民间文学的学习不同于书斋里只读文献的方法,通过与村民等不同的人接触,能收获很多校内学不到的内容。朱老师还强调,中国民俗学完整的考察期需要半年到一年,因此去做田野调查的时候不要太着急,要留有很长的时间去仔细地调研考察。由于考察时人物讲述是碎片化的,所以如果不提前做准备可能会“晕头转向”。因此考察前需要在学校做一些文字准备工作,事先收集好相关文献资料、发展变化历史、当地碑文记载等。他建议考察时不要直接下到村里,要先去县城与文旅局、档案馆等部门对接,了解所去地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去村里考察。
最后,同学们踊跃提出许多问题,例如民族文学与民俗学、社会学的区别,家乡的祭海活动,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同一故事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传说的照应与联系等。老师从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祭海的研究现状、抽丝剥茧地去看“信史”问题等多方面给予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进行民间文学的学习探索。
我院组织开展“新生午餐会”旨在为老师和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轻松愉悦的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兴趣,将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教学相长,帮助学生成长成才。